- 技术成果咨询
-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岳阳路319号
邮编:200031
邮箱:33701033@qq.com
电话:021-64315866网站二维码
生物
基因工程
工博会参展项目
信息
医药产品制备
产业化
“三高”类疾病检测治疗
材料研发生产
动植物培育研发
骨质疏松症治疗
肾脏功能检测优化
绿色节能环保
微生物
微生物工程
信息数据采集
植物性状优化
农业生产
安全监管技术设备
户外拍摄技术设备
科研检测设备技术革新
航空航天
传感器
细胞工程
高分子
生物科学
纳米技术应用
无人机
指纹采集器
重点项目
光学检测仪器
材料革新研发
3D打印机
动力电池
能源炼制处理技术
航拍技术
医疗设备
焊接技术设备
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
电子商务
飞博制造
大数据
氢能源制备
水净化技术
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
薄膜制备
涂层材料
病前诊断
太阳能电池
激光加工
工业燃料制备
离子刻蚀
汽车工业
工业排放治理
心血管疾病检测治疗
新型材料
高速高频电机
LED产业
癌症肿瘤检测治疗
环境检测保护
铁路交通
新能源
军用设备
智博会参展项目
能源电池
代谢性疾病检测治疗
激光器
海洋环境保护
实地建模
教育科技
VR技术
空气质量检测治理
终端设备
机器人
汽油炼油处理
骨科疾病检测治疗
神经性疾病诊断治疗
镀膜玻璃
室内智能家居
编码器
仪器装备维护
肝炎治疗
先进工业系统
食品安全检测
探测卫星
工业设计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
塑料发泡
临床医学
清洗检测系统
柴油炼油处理
集成电路
储备电池
柔性显示触控
虹膜识别
封装工艺
厚膜技术
无机化学研究
超临界物质
光谱测量仪
纺织业
技术成果
编号 |
199
|
类别 | 技术成果 |
项目名称 |
高能效超薄晶硅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
|
项目简介 |
该项目利用薄膜的加工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单晶硅电池,创造性地完成了传统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二者优点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哲学上的统一,代表了光伏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显著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并提高单位质量晶硅电力输出,对于迅速提升我国核心光伏技术水平,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和能源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字 | |
联系方式 | |
---|---|
说明 |
如果对该信息有兴趣,请与我们联系 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咨询电话:021-64315866 |
编辑点评 |
星标项目※
|
项目和技术情况 | |
基本信息 |
技术优势
项目采用 “多孔硅-外延-剥离转移”的工艺路线,将彻底省去上述传统晶硅电池工艺中铸锭、切片等高能耗步骤,实现柔性轻质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值得指出的是,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初创公司是在刚性衬底上实现了高效的薄膜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虽然可以降低成本和实现高效,但是没有实现电池的柔性化和质量的大幅减轻。而本项目则在工艺集成上实现了突破,完成了柔性衬底的生产工艺,首次真正在薄膜电池上同时实现了柔性、轻质和高效。此外,我们独立开发的先进陷光结构可以保证薄膜太阳能电池充分的光吸收,在实现高效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广角采光性和弱光工作性能,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比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的温度低7度,大大提高了其在实际运行环境中的能量输出,增加了其光伏电站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领衔,由国内外太阳能光伏领域和装备领域的资深专家共同打造,已经在28微米的单晶硅上实现了15.1%的效率。由于该技术已经展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受到了电子18所、航天九院等军口单位及国内数家航空器公司的持续关注。并于日前受邀上报科技部和科学院“十三五重大研发计划”、国家“新型电能源”重大专项 (200亿)等重大布局的建议名单。 项目核心技术包括高速、低温中压等离子体外延系统,高效微纳陷光结构设计和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高效钝化和背面电极技术,柔性电池加工技术等。目前,项目已经形成工艺全过程相关装备及工艺开发的全面专利布局,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为高效柔性轻质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目标 项目发展的初期目标,是搭建完成面向不同应用领域 (主要是柔性轻质组件市场)的高效柔性轻质晶硅太阳电池中试生产线,实现效率 (>18%)和成本突破 (组件<1$/W),为分布式发电、平流层飞艇、无人机、移动通讯、建筑一体化、空中物联网等领域提供一种创新性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系统;中远期目标是形成 “破坏性”光伏技术 (组件效率>22%,组件价格<0.40$/W),彻底替代现有传统晶硅电池技术,占领未来太阳能电池市场的制高点。 知识产权 1、专利号:CN201310390528.X,PCT/CN2014/085612 一种介质钝化膜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2、专利号:CN201510084323.8 薄膜自组装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3、专利号:CN201410419057.5 等离子体薄膜沉积装置及沉积方法 合作方式 合办公司、合作开发、技术转让、专利 (实施)许可等。 |
是否申请专利,有哪些 |
是。1、专利号:CN201310390528.X,PCT/CN2014/085612 一种介质钝化膜和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2、专利号:CN201510084323.8 薄膜自组装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3、专利号:CN201410419057.5 等离子体薄膜沉积装置及沉积方法
|
资金需求 |
面议
|
可出让的股份比例 |
面议
|
是否已转化 |
-
|
附件 |
无
|
其他 | |
备注 |
无
|